千白羽的小说站 > 玄幻小说 > 少女不可能在课本上找到邪神 > 第九卷 新世界的福音 第九卷 45~冒险记录
    第九卷 45~冒险记录

    作者:Zcraft 更新时间:2021/6/4 23:31:35 字数:2314

    狂风鼓荡着地面和凸起岩石上的积雪,在空中形成足以割破皮肤的细小冰锥,仅仅是几句简短交流的时间。寒冷就立即从衣领里灌入身体剥夺着活人的体温。

    “时候已经不早了,我们还是先去找露营地吧。”

    “不管是想办法通过峡谷,或者是原路返回绕行,今天的时间都绝对不够了。”

    科考队中立刻就出现了打圆场的声音。

    头顶上放的冻云正在盘踞,从呼啸的风声和天色来判断也许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一场暴风雪,这在雅拉克山脉是很常见的气候。

    一天中就有可能会有两到三场暴风雪,在那种天气中即使是人们紧挨着行动也很有可能会发生脱队失踪的危险。

    而在这种地方,那多半也就意味着死亡。

    没有任何人会对此提出反对,赛格纳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带队走向背风的山麓,他用木质的拐杖和铁锹确定了一片依靠闪避,并且地面足够坚固的区域。

    因纽特人在那些不知堆积了多少年的积雪中掏出了一个可供容身的雪窝,而体力相对缺乏的人则是负责在洞口堆砌挡风的雪堆并保留通风口。

    固体燃料和柴火被防水布严密的保护着,生火是在雪山过夜的头等大事。事实上,那些特殊的固体燃料中被诺伯德提前封入了一些火元素,在这种不起眼的地方使用魔法并不会暴露什么,对外的说辞也可以用公司机密之类的话糊弄过去。

    在女巫狩猎这个名词还没有完全从世界上消失的时候,巫师们相比现代会更收敛一些,凡人世界的武力对他们构不成什么威胁,也多少可以避免一些麻烦。

    这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也是巫师们在几百年时间里养成的习惯。

    在散发着油脂香味的篝火被点燃,雪窝内温度逐渐升高的时候,人们才摘下毡帽和围巾让自己不再那么臃肿。

    “我在出发之前就调查过几次前人探索古希柏里尔遗迹的记录……大约三十年前,荷兰船长威廉曾经抵达过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当时的出资者是阿姆斯特丹商会,他们的供给充足,器材专业,甚至也请到了一些靠近极圈周围的向导——”

    西比拉开始解释自己坚持要在春风日之前抵达主峰的理由。

    “威廉——你是说探险家威廉·巴伦支?”

    两百年前的诺伯德掸落着头发和外套上的冰晶和雪水,他在这样的地方也同样注意着自己的外表,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优雅和那副从容不迫的模样。

    诺伯德对这个名字印象颇深。

    那在五十年前是一个相当响亮的名字,即使是在被称作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中,也是相当特殊的一个。他在一生中曾经三次试图开拓通过北冰洋的欧亚东北巷道。

    作为东印度公司的董事,诺伯德当然对有关航海记录或者航线探索的事有着不少了解,所以也理所当然的清楚有关那位探险家的结局。

    “我记得他的船在驶离达瓦加奇岛的时候撞上了洋流带来的巨型浮冰,外加上洋流和风向的关系,最终也只抵达了达瓦加奇岛那片海域吧?”

    现在身份为剑桥大学古代语言学院士的西比拉·摇了摇头。

    “触冰可不是这么轻松的话题,巴伦支船队左翼的三桅帆船被浮冰撞穿了侧舷,因为船只剧烈倾斜而落入海水中的水手几乎瞬间就被冻成了冰棍。”

    “即使巴伦支的抢救及时,那一次碰撞也带走了超过二十个生命,更不用提被冻掉手指或者耳朵的人。”

    西比拉的话语中有一种奇妙的,令人感同身受的味道。就仿佛她曾经亲眼目睹过五十年前发生过什么事,可西比拉·康斯坦丁简历上的年龄不过才只有二十四岁而已。

    诺伯德奇怪的看了她一眼。

    “在这种伤亡严重的情况下,应该立即返航才对吧?”

    女院士浅蓝色的瞳孔中倒映着篝火炽烈的颜色。

    “霍尔阁下,你不够了解那些冒险家,在距离成功只有一步的地方——越是牺牲,就越是要继承牺牲者的意志。”

    “接下来就是你在航海记录中没有看见的部分,巴伦支的船队就此分为两路,其中一艘完好的船带着伤者返回前一处的补给点,顺着航线返回文明世界拯救伤者。”

    “而剩下的人则是把死者埋在了冰雪的坟墓里,拖着剩下的物资沿着冰原——”

    这么说着,她喝了一口用熊果叶子浸泡的热茶。这种有着紫色果实的苔藓植物在极圈周边高海拔的山脉多有分布,酸甜的果实和叶子都是这种环境下难得一见的食物。

    在一段冗长的沉默后,女人吐出一口热气。

    “后来啊……他们找到了更多的东西,甚至也从民俗和一些文字记录中找到了雅拉克山这个名字,但留下来的探险家们却仍然失败了。”

    “他们已经做到最好了,我相信雅拉克山的主峰就是古希柏里尔遗迹所在的地方,可他们却依旧失败了……这一次的我找到了原因。”

    “我已经大概解读出了歌谣的第一段,幕布尽头应该是极夜结束,北极点出现极昼的现象。那一天是春风日,在漫长的岁月中城市的遗迹可能早已被埋在了雪山和冰原的下方,只有最特殊的时间点,光线和角度全都恰到好处的时候,遗迹才会在人的面前展露真容吧。”

    诺伯德把那张皱巴巴的手记重新收好,虽然那些潦草含混的记录让他有些烦躁,但不得不承认它依然存在着不小的用处。

    “可这句,远方歌颂者的欢宴又是什么意思?”

    “大概是鲸鱼吧,霍尔阁下。”

    充当翻译的格雷西先生下意识的给出了他的答案,他是科考队中少数的东印度公司非正式职员。

    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刚结束了自己的学业,这次他花了不小的功夫才从自己的前辈那里要到了一封推荐信,如果能够在这场旅途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结果,他都可以凭借这次资历成为东印度公司的中层职员。

    这对于一心想要得到美好生活的格雷西先生来说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春风日后格陵兰鲸会重新变得活跃,我们也会在极夜结束之后出海捕猎,囤积的食物和鲸油都在那持续半年的长夜里耗尽了,新鲜的食物和阳光的确称得上是欢宴。”

    诺伯德·霍尔是他两百年前作为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成员时使用的名字。

    (作为区分,从这里开始提到两百年前的诺伯德是霍尔,两百年前的西比拉是康斯坦丁)

    “难道你们相信这种说法,那只不过是歌谣和几句传言而已。如果只是需要阳光的话,那春风日过后的每一天都是一样的吧?”

    某位队员小声的发着牢骚,但却并不能改变什么甚至无法改变自己,他不介意陪着出手阔绰的大人物完成一次冒险,毕竟后者付的钱足够多。